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博初试主要围绕专业基础课、英语及政治科目展开,其中专业课占比最高,约占总分的60%-70%。考生需重点掌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三大核心课程,建议以清华大学出版社或国防工业出版社的权威教材为主,如郑君里《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数字信号处理》、樊昌信《通信原理》等版本。考试题型通常包含填空题(30分)、计算题(40分)、综合论述题(30分),其中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占分最高,约占总题量的50%以上。
专业课复习需分三阶段进行:基础阶段(3-6个月)重点突破教材理论,建议配合王竹立《信号与系统习题详解》和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习题解析》进行题型训练;强化阶段(2-3个月)通过历年真题(2009-2023年共收集有效真题17套)总结高频考点,特别注意傅里叶变换、滤波器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模块;冲刺阶段(1个月)模拟考试环境进行套题演练,重点提升矩阵运算、算法推导(如FFT算法复杂度分析)和工程应用题(如5G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解调)的解题速度。
英语科目考博英语(三)难度介于CET-6与专业文献阅读之间,阅读理解部分侧重学术期刊摘要(如IEEE Transactions系列),写作要求800字长文论述(如"5G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技术挑战")。建议精读《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并积累信号处理领域专业术语,政治科目以肖秀荣《考研政治冲刺背诵核心考点》为主,重点把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论述。
近三年真题显示,信号处理基础题(如连续时间信号采样定理证明)占比稳定在25%,数字图像处理(如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连续两年出现,建议加强MATLAB仿真题训练(如设计FIR滤波器并绘制幅频特性曲线)。特别提醒考生关注北航"智能信息获取与处理"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2023年新增"量子信号处理"前沿考点,相关论述题占比已达15%。建议联系实验室导师获取《信号处理前沿技术讲座纪要》等内部资料,同时关注北航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