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考博选拔中逐渐形成以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融合为特色的考核体系,其内科学、临床病理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三大学科联考模式呈现出鲜明的学科交叉性和临床实用性。以2021-2023年真题分析为例,内科学模块重点考察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最新诊疗指南更新,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症扩展至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人群的评估标准,以及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新型口服药物(NOACs)的出血风险分层管理。临床病理学部分则突出了多学科会诊(MDT)思维,典型病例涉及肺小细胞癌的分子分型与免疫治疗靶点选择,要求考生结合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如TMB值、PD-L1表达)和基因组学检测(如ALK、ROS1融合基因)进行综合判断。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考题聚焦于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技术,如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镜像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TMS)的协同效应,以及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管理中的自主神经反射(ANR)预警指标识别。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增交叉学科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从内科学疾病管理角度评价康复科患者重返职场前的职业能力评估体系,需综合运用FIM量表、Barthel指数及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进行多维分析。值得关注的是,医院近年来在考核中强化循证医学应用能力,要求考生对某特定疾病治疗方案进行Cochrane系统评价,并引用近三年《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相关领域高质量证据进行论证。康复治疗技术操作题占比提升至30%,包括虚拟现实(VR)技术辅助平衡训练系统参数设置、冲击波疗法在慢性肌腱炎中的应用时机选择等实操性考核。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重点关注《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年度学术会议纪要、《临床病理学杂志》重点综述及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最新技术指南,同时加强临床病例数据库(如PACS系统)的案例检索与归档分析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