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材料科学基础、化工原理及科研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830)、材料加工技术(831)、化工原理(832)及专业英语(833)。参考书目以《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材料力学性能》(徐恒钧)、《化工原理》(周光坰)为核心,辅以学院指定英文文献及近五年SCI论文精读。
考试趋势显示,近三年材料物理与化学科目占比达60%,重点考察晶体缺陷、相图分析、扩散机制等理论,其中位错理论、固溶体相图及热力学计算为高频考点。材料加工技术侧重3D打印、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需掌握激光熔覆、等温锻造等前沿技术原理。化工原理注重传质传热单元操作,对吸收塔、精馏柱设计计算要求较高,2022年新增膜分离技术案例分析题。
备考策略建议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3-6月)完成专业书籍精读,建立知识框架,重点突破材料相变动力学(推荐《材料科学基础》第5章)、化工传热传质(《化工原理》第2-3章)等核心模块,每日保持2小时专业英语文献阅读(建议《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第二阶段(7-9月)进行真题模拟训练,近五年真题显示材料物理与化学简答题占35%,需熟练运用Schottky缺陷公式、Gibbs自由能方程等推导能力,化工原理计算题侧重非理想体系修正。第三阶段(10-12月)强化科研能力考核准备,整理实验数据误差分析报告(如SEM图像表征误差控制在5%以内),撰写1篇材料制备工艺优化英文摘要(建议使用Elsevier期刊格式)。
特别提示:2023年新增专业英语翻译题,要求将《Nature Materials》最新论文摘要(约300词)译为专业术语准确的中英文对照版本,需重点掌握材料表征技术(SEM、TEM)、复合结构(core-shell)等法语专业词汇。考试时间安排建议采用"3+2"模式:上午9:00-11:30考材料物理与化学(含3道计算题),下午14:00-16:30考化工原理(含2道工艺设计题),中间间隔2小时进行专业英语词汇突击记忆。
备考资源推荐:学院官网历年真题库(含2018-2022年完整题集)、材化所《材料基因组计算手册》(重点章节)、化工院《过程装备设计规范》(GB/T 20801-2020)。建议组建3-4人备考小组,每周进行模拟答辩(限时8分钟汇报材料制备流程),培养学术表达能力。最后阶段(考前1个月)需完成3套全真模拟卷(含跨学科综合题),重点突破材料-化工交叉领域题目,如"基于超临界CO2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制备工艺优化"类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