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方向)考博备考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考试科目与参考书目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
1. 核心科目:材料科学基础(8801)、材料工程导论(8802)、专业英语(8803)
2. 参考书目:
- 《材料科学基础》(赵世田,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材料工程导论》(李록,科学出版社)
-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精解》(配套教材习题解答)
3. 考试重点:晶体缺陷与强化机制(占25%)、相图与相变(占30%)、材料力学性能(占20%)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方向)
1. 核心科目:环境工程原理(8811)、环境监测技术(8812)、环境规划与管理(8813)
2. 参考书目:
- 《环境工程学》(高廷耀等,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 《水污染控制工程》(李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环境质量评价》(吴持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 考试重点:水处理工艺原理(占35%)、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占25%)、环境风险评估(占20%)
二、备考策略与时间规划
(一)基础阶段(3-6个月)
1. 材料专业:系统学习晶体学基础,完成《材料科学基础》前12章精读,整理相图专题笔记
2. 环境专业:建立环境介质污染控制知识框架,重点突破好氧/厌氧工艺对比分析
3. 日常积累:每周研读3篇SCI论文(JCR二区以上),整理专业术语中英对照表
(二)强化阶段(2-3个月)
1. 材料专业:
- 完成近5年统考真题(2019-2023),建立典型题型数据库
- 模拟考试:每月2次全真模考(按考试时间与机位)
- 论文写作:精读10篇领域内顶刊论文(Nature Materials/Environ. Sci. Technol.)
2. 环境专业:
- 建立水处理工艺流程动态模拟图(MATLAB建模)
- 环境标准数据库建设(包含GB 50014-2022等最新规范)
- 案例分析:整理长三角地区典型环境治理项目
(三)冲刺阶段(1-2个月)
1. 材料专业:
- 重点突破高熵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等前沿专题
- 制作思维导图:涵盖材料表征技术(SEM/TEM/XRD)与性能测试标准
- 论文精修:完成3篇模拟论文(8000字左右)
2. 环境专业:
- 搭建环境风险评估模型(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撰写政策建议报告(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
- 模拟面试:组织5次全英文组内答辩
三、复试准备要点
1. 科研经历包装:突出与导师研究方向契合度,量化研究成果(如SCI影响因子、专利数量)
2. 技术路线设计:准备3套不同方向的研究计划(含预算方案)
3. 考察重点:
- 材料专业:材料基因组技术、3D打印工艺优化
- 环境专业:环境大数据分析、碳中和路径设计
四、注意事项
1. 关注学院动态:每年9月发布最新考纲(2024年新增"人工智能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考点)
2. 导师匹配:重点联系张某某(材料表面改性方向)、李某某(环境纳米材料方向)
3. 形式审查:提前准备中英文版个人陈述(含科研诚信承诺书)
建议每日保持14小时高效学习,重点突破《材料科学基础》第5、7、9章和《环境工程学》第4、6章。注意收集近三年广西大学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交叉学科合作项目信息,此类方向录取率提升23%(2023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