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在考博复习中需系统构建知识框架并注重前沿动态。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博主要考察四大核心模块:基础理论体系、分子机制解析、医学应用关联及科研创新能力。推荐参考书目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镜岩第三版)、《分子生物学》(陈章良)、《生物化学》(姚文兵)及《医学分子生物学》(赵玉沛)四部教材,建议按章节划分优先级,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第一章:生物化学基本概念与代谢网络
需熟练掌握酶动力学参数(Km、Vmax、米氏方程)、代谢物定量分析方法(HPLC、质谱联用技术)、生物分子结构域(如SH2、PDZ结构域)的生物学功能。注意结合临床案例,如糖尿病患者的糖酵解异常与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
第二章:DNA复制与修复机制
重点解析原核生物(大肠杆菌)复制叉调控机制(DnaB、单链结合蛋白)、真核生物 licensing factor 作用,以及错配修复(MMR)系统在肿瘤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推荐结合《Nature Genetics》2022年关于BRCA1突变的新研究进行拓展阅读。
第三章: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
需构建从细胞膜到细胞核的多层级调控网络,重点掌握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机制)、表观遗传调控(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作用)及染色质重塑复合物(Cohesin、SMC蛋白)的功能。建议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案例理解信号通路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关联。
第四章:分子诊断与治疗技术
重点复习PCR技术(包括数字PCR、TAQMan探针)、CRISPR-Cas9系统(sgRNA设计原则、脱靶效应)、单细胞测序(10x Genomics平台)及类器官模型构建。需掌握广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基于外泌体的肿瘤微环境监测技术》相关专利文献。
备考策略建议采用"3+1"时间分配:3个月系统复习教材(每日3小时),1个月模拟测试(每周3套真题)。重点突破《生物化学》第7章(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第8章(物质运输)及《分子生物学》第5章(基因表达调控)三大核心章节。推荐使用EndNote建立文献管理库,定期检索PubMed(关键词:Biochemical mechanisms、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s)获取近三年顶刊论文,重点关注《Cell Research》《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相关综述。最后阶段需模拟实验室操作流程(如Western Blot、qPCR数据分析),结合广州医科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进行科研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