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博初试资料

考博资讯-2
 贵州大学法学考博初试资料
 贵州大学岩土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贵州财经大学社会保障考博初试资料
 贵州财经大学企业管理考博初试资料
 贵州财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初试资料
 贵州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博初试资料
 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考博初试资料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史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护理专硕士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中医药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学中药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考博初试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博初试资料
创建时间:2025-11-07 23:30: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考博初试涉及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四大核心科目,考生需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并注重跨学科整合能力。以下为各科备考要点:

一、中医医史文献

核心内容应聚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三大经典文献的成书背景、理论体系及历史演变。重点梳理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结合《中医医史》教材(第7版)分析历代医家对温病学派的贡献,如叶天士"卫气营血"理论与吴鞠通"三焦辨证"的学术突破。需特别注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节点,如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的考古价值及《本草纲目》在欧美的译介过程。

二、中医诊断学

四诊合参为诊断核心,需掌握望诊中五色脉象对应脏腑的规律(如青色主肝、赤色主心),脉诊需熟练辨识28种常见脉象特征(如弦脉主肝胆病、滑脉主痰湿)。辨证论治部分应结合《中医诊断学》第9版教材,重点解析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的转化机制,如太阳病与少阴病的证候鉴别要点。新增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如舌诊AI系统)需关注其临床应用边界。

三、中医内科学

重点疾病模块包括外感病(感冒、温病)、内科杂病(消渴、胸痹)、情志病(郁证、不寐)及虚劳证候。需掌握《中医内科学》第9版病证分型,如消渴病"上中下三消"的病机差异,胸痹"气虚型"与"心阳型"的治法区别。中西医结合部分应关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消渴病"阴虚燥热"的对应关系,掌握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心血管保护机制。

四、中西医结合基础

重点考察中西医理论互补性,如整体观念与系统论的协同效应,中药多靶点作用与西药单靶点治疗的差异。需掌握《中西医基础》第2版"治则协同"原则,如抗生素与黄连解毒汤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联合应用。关注中药现代化进展,如青蒿素类抗疟药研发历程,及《中药药理与临床》中丹参抗血小板聚集的双向调节机制。

备考建议:建议按"基础理论→经典原文→临床案例→交叉验证"四步法复习,每日精读2篇核心期刊文献(如《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建立知识图谱时采用XMind软件进行可视化整理。注意关注2023年《中医医事研究》刊发的考博命题趋势分析,重点强化"中医诊断客观化"与"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两大前沿领域。考前需模拟近五年真题(2018-2022),特别注意广州中医药大学特色研究方向如"岭南医药文化"相关考点。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