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坐落于长江之畔的九省通衢武汉,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北省共建高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作为湖北省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湖北大学现有21个学科门类,涵盖理、工、文、史、哲、法、经、管、教育、艺术等学科领域。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教育学学科评估位列全国前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人文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建了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湖北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和"拔尖创新人才强基计划",与华为、东风汽车等200余家知名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6%,其中深造率(国内升学+出国留学)达42.3%,在湖北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五年获评"湖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科研经费突破8亿元,在"数字中国"建设领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课题。学校主导建设的"长江大数据"国家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自然指数排名中,湖北大学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0位,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进入全球前50。
校园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地标。学校图书馆藏书量达680万册,古籍善本3万余册,其中明刻本《农政全书》被列为首批《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点保护项目。每年举办的"楚风汉韵"文化节、"数字人文"学术论坛等品牌活动,已成为中部地区高校文化品牌。
面向"十四五"时期,湖北大学正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区域创新高地",重点推进"智慧校园"5G新基建和"新工科"教育改革。与中科院武汉分院共建的"大科学装置共享平台",已为4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转化服务,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5亿元。在湖北省"强省会"战略背景下,学校正通过"双一流"建设带动学科群发展,力争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