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汉,是国家中西部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厚德博学,精诚至善"的校训,在中医药教育、科研、临床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学校现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涵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药学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医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资源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构建了覆盖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学科体系。
在科研创新方面,学校建有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湖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等12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47部。特别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的“连花清瘟”系列制剂被纳入国家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目录,中药智能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与同仁堂、康缘药业等38家知名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形成“课堂-实验室-生产线”的贯通式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7%以上,其中中医药类毕业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占比达6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学校创新实施“师承+科技”双导师制,聘请81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担任客座教授,学生参与国家级课题比例达43%,在COSMO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校园内建设的中医药文化长廊、百草园等12处实践基地,每年举办中医药文化周活动,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
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英国诺里奇大学、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等28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成为世界中医药教育联盟总部所在地。2022年建成中医药国际学院,开设全英文授课的“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学校组建中医药科研突击队,研发的“三药三方”被纳入国家诊疗方案,累计服务患者超300万人次,充分彰显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独特价值。
面向未来,学校正加速建设中医药大数据中心、智慧中药房等数字化平台,推进“5G+中医药”融合创新,力争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医药高等教育高地。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湖北中医药大学正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着不可替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