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博考试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结构化考核框架,其命题逻辑与学科前沿紧密结合。近五年真题显示,专业笔试占比60%,涵盖自动控制原理(约25%)、现代控制理论(约20%)、智能控制与系统辨识(约15%)三大核心模块,其中最优控制与鲁棒控制连续五年出现率超过40%,状态空间分析与非线性系统建模年均考题达3.2道。英语考核采用学术文献翻译与专业术语辨析相结合的形式,2022年新增机器学习在控制领域的应用案例英译题,要求考生在200字内完成技术要点的精准转译。
考试内容呈现显著跨学科融合趋势,2023年某道综合应用题要求结合深度强化学习框架解决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问题,需同时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与神经网络逼近定理。面试环节注重科研潜质评估,近三年有67%的面试官会针对考生提交的科研报告设计延伸问题,特别是对模型预测控制(MPC)与数字孪生技术的交叉应用提出创新性改进建议。备考建议应重点突破非线性系统随机扰动下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同时加强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等顶刊的文献研读,近三年考题中引用该期刊论文的技术路线占比提升至38.6%。建议考生建立"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工程实现"的三维训练体系,在MATLAB/Simulink平台完成不少于20个典型控制场景的建模与参数整定,特别注意对H∞控制与滑模控制的对比分析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