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体系内重要的科研机构,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方向展开。2023年招生目录显示,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材料科学与工程(0812)、物理(0817)三个一级学科覆盖全部招生计划,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下设催化化学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6个二级方向,计划招生45人,较2022年增加8%。物理专业新增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方向,重点考察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核心领域研究能力。
考试科目设置体现学科特色,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初试包含801化学综合(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三部分)和818化工原理,其中化工原理考试范围扩展至反应工程与传递过程,参考书目新增《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齐鸣等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将821材料物理与化学调整为分方向考核,催化化学与工程方向增加《催化剂设计与表征》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化工过程机械方向则强化了《过程装备设计手册》的考核比重。
导师团队构成呈现跨学科融合趋势,现有博士生导师87人,其中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青12人。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新增"催化新材料"和"智能能源材料"两个交叉学科组,由8位教授联合招生,研究方向涵盖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固态电解质开发等前沿领域。招生数据显示,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报录比稳定在6:1,材料学科因新增方向推高竞争强度至8:1,物理学科因推免比例扩大(已达45%)导致统考录取率提升至22%。
备考策略需针对性调整:化学工程方向建议强化化工热力学与传递过程计算能力,参考《化工热力学》(史密斯著)中相平衡章节;材料学科考生应重点突破材料合成与结构表征实验设计,推荐研读《材料科学基础》(冯端著)第三章;物理专业初试物理化学部分近年侧重统计热力学与量子化学计算,需熟练掌握GB/T 15834-2018《物理化学术语》标准。特别提醒考生关注2024年新增的"碳中和材料"专项计划,该方向将实行"申请-考核"制,要求提交过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或实验设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