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考博考试自2018年启动以来,形成了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考核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连续五年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关论述,2021年出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当代价值"这道融合党史与现实的综合题,要求考生从唯物史观视角分析基层治理创新。中国哲学方向近三年呈现"经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趋势,2022年"王阳明心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考题引发学界对传统哲学资源当代转化的关注,特别强调比较研究方法在跨文化阐释中的应用。外国哲学方向注重"哲学史与当代思潮的关联性",2020年"现象学视域下人工智能伦理困境的消解路径"这道跨学科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胡塞尔晚期思想与AI技术伦理进行理论建构。科学技术哲学方向创新性设置"科技考古与哲学人类学"交叉题型,2023年"三星堆青铜器铸造技术中的实践智慧及其当代启示"考题,首次将考古发现与科技哲学方法论相结合,考查考生技术哲学分析框架的迁移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四大学科均出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相关考题,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这道论述题,要求考生在经典理论基础上回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问题。备考建议应建立"经典文本精读+前沿理论追踪+跨学科案例分析"三位一体复习模式,特别加强《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等核心文本的深度解读,同时关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近三年相关论文,培养理论问题意识与学术表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