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考博资讯-2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光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史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发展与教育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动物生物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博初试资料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创建时间:2025-10-28 00:40:15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考生在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及跨学科研究方面的综合素养,尤其注重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把握能力。考试科目包括专业基础课(文学理论、文学史、文艺学)、专业综合课(根据报考方向选择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语言学等)以及外语(英语或日语)。以下为近年考试重点及备考建议:

一、专业课备考策略

1. 文学理论(625)

核心教材以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为主,需结合刘再复《文学理论讲稿》、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进行拓展。重点掌握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观点,注意近年对"新批评""接受美学"等理论的跨学科应用案例分析。

2. 文学史(626)

按断代分方向备考:古代文学重点推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需精读陶渊明、杜甫、苏轼等代表性作家作品,关注"唐宋变革论"研究动态;现当代文学以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为纲,结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分析左翼文学与新时期文学转型。注意结合《文学遗产》等期刊最新研究成果。

3. 专业综合课

报考古代文学需强化文献学基础,重点复习程千帆《校雠学释例》、张舜徽《文献学十讲》;比较文学方向建议精读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宇文所安《追忆》、叶维廉《比较文学方法论》;语言学方向需系统学习黄伯荣《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高明注本。

二、备考方法建议

1. 建立三级书单体系:必读书(教材+权威专著)→选读书(学科经典+前沿论文)→拓展书(跨学科著作)。例如文艺学方向可补充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等理论著作。

2. 实施真题训练:近十年真题显示,简答题占比40%(如"比较中西悲剧美学差异"),论述题占比35%(如"新媒介时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需建立答题模板。近三年出现"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等新考点。

3. 论文写作准备:建议每季度完成1篇专题研究论文,重点训练文献梳理(如《全唐文》校注)、理论应用(如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分析网络文学)和问题意识(如"短视频对传统叙事结构的解构")。

三、近年热点与趋势

1. 研究方法:文本细读与数字人文结合(如运用Python进行诗歌意象统计),跨学科研究占比提升至25%。

2. 理论热点:后人类主义(如唐娜·哈拉维理论在性别研究中的运用)、生态批评(重点参考《生态批评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记忆理论(扬·阿斯曼研究)。

3. 交叉领域:注意"文学与人工智能"(如GPT-4生成文本的文学性研究)、"文学地理学"(以《中国文学地理学》为纲)等新兴方向。

备考时间规划建议:6-8月完成基础书单通读(日均4小时),9-10月专题突破(日均5小时),11月真题模拟(日均6小时),12月论文写作与导师研究方向对接。特别提醒关注2023年新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考核模块,需准备相关案例(如《红楼梦》现代传播、非遗文学转化)。

考生应建立"三位一体"备考体系:学术训练(文献阅读+论文写作)占比60%,理论素养(流派梳理+前沿追踪)30%,答题能力(模拟训练+错题分析)10%。注意定期参加"文学院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与导师保持有效沟通。最后阶段需重点复习《文学研究》《文艺争鸣》等核心期刊2022-2023年度相关论文,关注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趋势。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