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内科学医学技术考博真题分析显示,近年来考试呈现“理论结合实践、经典融合创新”的命题趋势。以2022-2023年真题为例,试卷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基础理论(40%)、临床案例分析(35%)、综合论述(25%),其中呼吸系统(占比18%)、心血管系统(15%)、消化系统(12%)为高频考点。
在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察《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2版)核心内容。如2023年第5题“肺胀病机的现代医学对应疾病”要求考生结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理生理学知识进行综合阐述,正确答案需涵盖肺气郁闭、痰瘀互结、正虚邪恋三个层面,并引用《金匮要略》"上气喘逆"理论佐证。
临床案例分析题注重多学科交叉思维训练。2022年典型病例为“52岁女性,反复胸痛3月,心电图示ST段压低”,要求考生完成中医四诊分析(舌脉:舌暗红有瘀斑,脉涩)、证型辨证(胸痹-气滞血瘀证)、治法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及预后判断。特别强调需关联《胸痹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临床指南》推荐方案,体现中西医结合思维。
综合论述题近年侧重前沿领域研究。2023年“中医药干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题,要求考生从:1)胰岛素信号通路(AMPK/mTOR通路)的分子调控作用;2)中药有效成分(如黄芪甲苷、葛根素)的靶点研究;3)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等级进行系统阐述。答题需引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病学分会》2022年共识文件。
备考建议方面,需建立“三维复习模型”:知识维度精读《中医内科学》教材及《中医内科学新进展》(2023);技能维度通过“虚拟病房”系统(普陀医院教学平台)完成200+典型病例模拟;研究维度关注近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项目库,重点掌握“代谢性疾病-肠道菌群-神经内分泌轴”等交叉研究方向。特别要注意2024年新增的“中医体质辨识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考核模块,建议系统学习王琦院士团队体质分类标准及体质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