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控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四个博士点方向的考博初试资料体系具有显著的专业区分性和学科交叉性。以2023年最新考纲为例,控制工程专业初试包含8201自动控制原理(占60%)、8202控制工程基础(占30%)、8203专业综合(占10%),重点考察现代控制理论、鲁棒控制、智能控制等方向,推荐参考《现代控制理论》(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张宝琳)等教材,近五年真题显示系统稳定性分析题占比达35%,需结合MATLAB仿真实验题强化训练。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科目为8204控制科学理论与技术(占50%)、8205系统建模与优化(占30%)、8206前沿技术(占20%),特别注重多学科交叉能力考核。建议精读《非线性系统理论》(Georgiou)和《最优控制》(Bryson),近三年复试线波动显示,掌握深度强化学习、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术语可提升面试竞争力。考试中存在30%的跨学科综合题,例如要求用控制理论分析智能电网中的区块链应用。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初试采用8207半导体物理与器件(40%)、8208集成电路设计(30%)、8209电子系统(30%)三科组合,重点考察器件物理特性与系统级设计能力。推荐《半导体器件物理》(施敏)和《CMOS集成电路设计》(Weste)作为核心教材,近五年真题中器件工艺参数计算题年均占比18%,需建立器件特性与电路设计的关联模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增了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功率电子器件应用案例分析题。
电气工程专业初试科目为82010电力系统分析(40%)、82011电机与拖动(30%)、82012新能源技术(30%),强调电力电子与能源转换技术。推荐《电力系统分析》(陈行甲)和《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作为复习重点,近三年统考平均分显示,掌握柔性直流输电、储能系统建模等考点可提升15-20分优势。考试中常出现多专业融合题,例如要求用控制理论分析光伏逆变器并网策略。
所有专业均要求提交两份科研计划书,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需包含实验设备操作方案,电气工程侧重系统级仿真平台搭建。2024年新增交叉学科考核模块,建议提前准备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方向的文献综述。复试占比提升至40%,重点考察学术潜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议通过学院官网获取近三年录取案例,重点关注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经历的考生录取优势。最后需注意,四个专业在12月20日后同步更新考试大纲,务必关注"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的实时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