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与电子信息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前沿技术以及科研实践能力。考生需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控制工程基础》等核心教材,结合学院近年发布的考试大纲调整复习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科目通常包括820控制科学与工程(含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系统理论、控制工程基础)和821控制工程综合(含智能控制、机器人学、系统辨识),电子信息专业则侧重820电子信息(含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路理论)和821信号与系统。建议考生系统梳理近五年真题,发现高频考点集中在最优控制、鲁棒控制、小波变换、MIMO通信系统等方向,其中2021年自动控制原理占分达65%,涉及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状态观测器设计等典型题型。
复习资料应包含《矩阵分析与应用》(李洪云)、《现代控制理论》(郑大钟)等经典教材精读笔记,辅以东南大学自编《控制学科前沿技术导论》中的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案例解析。电子信息方向需重点突破《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中的FFT算法优化、《通信原理》(樊昌信)的5G波形设计等章节。特别要注意2023年新增的"人工智能与控制交叉"专题,涉及深度强化学习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建议关注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近三年相关论文。
备考策略上,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式"复习:第一阶段(1-2个月)完成教材精读与公式推导手册整理,第二阶段(3-4个月)进行真题分类训练,重点突破时域分析、频域转换、系统建模等基础能力;第三阶段(1个月)开展全真模拟考试,重点提升矩阵运算(平均每题涉及3种以上矩阵变换)、时频分析(小波包变换与经验模态分解交叉考题)等高阶计算能力。据2022年录取数据,初试成绩前30%考生普遍采用"错题溯源法",针对近五年真题中重复出现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出现频次达87%)、数字滤波器设计(出现频次79%)等题型建立专项突破方案。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1)控制工程基础科目新增"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案例分析题,需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完成;2)电子信息专业2023年将通信原理与信号处理融合命题,典型如"基于OFDM的信道估计与均衡联合优化"综合题;3)科研笔试环节占比提升至30%,建议提前准备"工业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算法优化"等方向的英文文献综述。建议考生通过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下载2020-2022年真题样卷,重点关注自动控制原理中"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连续出现4年)、"最优控制中的Pontryagin最小值原理"(近三年平均分值下降12%)等动态考点。最后阶段需强化计算器(支持MATLAB公式输入)操作训练,统计显示熟练使用计算器的考生在矩阵运算题得分率高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