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主要考察考生对控制理论、系统科学、智能控制及前沿技术的综合理解与科研潜力。考试科目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课(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专业综合课(系统理论、信号处理与估计)以及科研综合能力考核。参考书目以经典教材为主,如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郑大钟《现代控制理论》、胡寿松《现代控制理论教程》、曾南《智能控制技术》等,建议考生在研读教材基础上,结合近年论文和学科动态拓展知识面。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客观题占比约40%,涉及概念辨析、公式推导、算法选择等基础内容;主观题侧重综合应用,例如要求设计控制策略解决工业过程优化问题,或分析某类智能系统(如无人机编队、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数学模型。近三年真题显示,智能控制(强化学习、群体智能)、非线性系统、多智能体协同等方向出题频率提升,需重点关注。
备考策略建议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3-6个月)系统梳理知识框架,完成教材习题与课后思考题,建立公式推导手册;第二阶段(2-3个月)强化真题训练,总结高频考点与命题规律,例如2022年考题中系统鲁棒性分析与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各占25%;第三阶段(1个月)模拟考试环境,重点突破科研综合能力考核,准备3-5个研究设想并撰写研究计划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东南大学考博重视科研潜力评估,初试后通常安排面试环节,需提前准备:①整理本科/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突出控制相关技术贡献;②关注东南大学控制学院近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安全),在面试中展示针对性研究兴趣;③掌握MATLAB/Simulink、Python等工具的进阶应用,能独立完成仿真建模与算法验证。
建议考生在9月前联系目标导师,通过邮件附上个人简历与代表性论文(如有),同时关注学院官网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注意2023年新增的"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方向招生计划。最后提醒,控制学院近年录取平均分在380分左右,但实际录取存在较大波动,建议总分目标设定为420分以上,并预留15天机动复习时间以应对突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