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考博初试主要考察《皮肤性病学》专业教材(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皮肤性病学》(第三版,王侠生主编)两本核心著作,重点围绕红斑狼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展展开。2023年真题显示,影像学组考题占比提升至30%,要求考生结合皮肤镜、组织病理图进行鉴别诊断。建议考生建立"三维度复习法":①以教材目录为框架构建知识树,②通过东南大学提供的历年真题库(2020-2022年共收录127道论述题)掌握命题规律,③关注《中华皮肤性病学杂志》近三年刊发的临床研究热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新增考核皮肤肿瘤的分子分型标准,需重点复习WHO最新皮肤肿瘤分类图谱。
全科医学考博初试采用"医学通识+临床技能"双轨制考核模式,专业科目包含《全科医学概论》(第四版,李立明主编)和《临床预防学》(第三版,赵更力主编)。近五年考试数据显示,慢性病管理章节分值占比达42%,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的阶梯治疗方案和随访管理是高频考点。影像学组新增核医学PET-CT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掌握SUV值解读和辐射防护原则。建议考生采用"案例驱动式学习法",通过东南大学医学图书馆提供的50个典型病例库(含20例罕见病)进行情景模拟训练。2023年真题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题融合了胸部DR和CT影像特征分析,需特别注意《胸部影像诊断学》(第三版,张雪林主编)第7章内容。
放射影像学考博初试重点考察《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版,邓小华主编)和《核医学》(第三版,沈玉英主编)两本教材,2023年考试中,MRI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占比达35%,特别是多模态成像技术(如DWI、MRS)的判读成为新考点。核医学部分新增放射性药物代谢动力学计算题,要求掌握锝-99m、氟-18等示踪剂的半衰期和生物分布特点。建议考生建立"影像特征-病理基础-临床意义"三位一体笔记体系,参考东南大学提供的"影像-病理对照图谱"(含300组典型病变对照图)。2024年考试大纲调整后,需重点复习人工智能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章节,特别是深度学习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核医学考博初试以《核医学》(第三版,沈玉英主编)和《核医学临床实践》(第二版,王志华主编)为核心,2023年真题中,放射性核素治疗章节分值占比提升至28%,重点考核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适应症和剂量计算。考试形式新增"虚拟临床决策"环节,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PET/CT影像和血液指标,设计个性化放射性药物治疗方案。建议考生通过东南大学核医学模拟训练系统(含50个虚拟病例)进行实战演练,重点关注核医学与肿瘤放射治疗的协同治疗策略。2024年新增考核要求包括:放射性核素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如锝-99m肺灌注显像)和辐射防护法规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