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考博初试资料梳理如下:
一、初试科目与参考书目
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考试科目:政治(全国统考)+ 821环境科学基础(含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
参考书目:
- 《环境科学概论》(第四版)高廷耀等主编
- 《环境化学》吴持恭主编
- 《环境生物学》陈同rees等主编
- 《环境工程学导论》刘鸿雁等主编
历年真题重点: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规划与政策分析
2. 能源动力类(资源与环境/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
考试科目:政治+823能源动力基础(含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参考书目:
- 《工程热力学》张永利等编(东南大学推荐版)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沈维道等编
- 《流体力学》莫乃榕等编
- 《传热学》杨世铭等编
核心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能量方程推导、传热传质耦合问题
二、备考策略与时间规划
建议分三阶段:
1. 基础夯实(3-6个月):建立知识框架,完成3轮通读教材,标注重点公式推导过程
2. 深度强化(2-3个月):专题突破(如环境类聚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动力类强化湍流燃烧模型)
3. 冲刺模拟(1个月):限时完成近5年真题,重点训练计算题(如环境类污染物处理工艺比选,动力类热力循环效率优化)
三、复试准备要点
1. 专业英语:重点准备环境类"生命周期评价(LCA)"和动力类" reacting flow"等核心概念翻译
2. 科研经历:需整理3个以上实验数据(环境类建议选择水质净化、固废资源化方向)
3. 拟研究课题:提前联系导师了解方向(如新能源材料、碳中和路径等),准备研究方案PPT
4. 计算能力:熟练使用MATLAB/Python处理热力学数据(动力类)或环境污染物浓度模型
四、特殊注意事项
1. 资源与环境方向需关注《"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政策文件
2. 工程热物理专业近年侧重计算传热学(CFD)与相变传热研究
3. 所有专业均要求掌握东南大学自编《能源动力前沿技术》教材(可在学院官网下载讲义)
4. 复试加试:工程热物理专业需进行工程热力学证明题考核(如斯特林循环效率计算)
五、数据资源
1. 环境学院官网"研究生教育"栏目下载最新考试大纲(2023年新增碳捕集技术考点)
2. 能源动力系教师近年发表SCI论文(ESI前1%占比达35%)
3. 推荐参加"全国环境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每年3月南京举办)
备考建议:建立错题本分类记录(环境类计算题/动力类证明题),每周进行模拟面试(建议找学院在读博士生进行专业英语问答训练)。特别注意关注学院2024年1月发布的《博士招生细则》,其中明确说明"有SCI三区论文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