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肿瘤学考博初试以学科交叉融合与临床科研并重为特色,考试内容涵盖肿瘤学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思维、科研能力评估及综合素质考察四大模块。专业课笔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范围包括《肿瘤学》(徐兵主编第5版)核心章节、最新五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肿瘤领域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20的论文占比30%)、以及东南大学自主命题的肿瘤精准医学前沿专题(如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机制、液体活检技术临床应用等)。2023年真题显示,临床案例分析题占比提升至40%,要求考生结合NCCN指南与国内临床实践提出诊疗方案,其中3道病例涉及乳腺癌HER2阳性靶向治疗耐药、肺癌EGFR突变伴T790M耐药、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协作决策等典型场景。
英语考核采用学术英语能力测试,包含文献摘要翻译(2篇2000字左右临床研究论文)、科研摘要撰写(基于给定病例设计300词研究方案)及学术访谈(15分钟英语问答,重点考察临床转化研究伦理问题)。近三年复试通过率数据显示,英语面试平均分低于专业成绩者淘汰率达62%,建议考生重点突破专业术语英语表达(如PD-L1表达检测的IHC染色标准、循环肿瘤DNA定量检测的ddPCR原理)及学术写作逻辑框架构建。
科研考核实行双盲评审制,考生需提交近三年参与课题的原始数据(包括CTC分离纯化流程图谱、IHC染色切片编号、qPCR引物序列等),并现场演示实验设计合理性。2022年进入复试的27名考生中,能完整呈现动物模型构建关键步骤(如裸鼠成瘤率>85%的筛选标准)及统计学方法(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应用场景)的考生录取率提升至78%。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东南大学肿瘤学院近年重点布局的"肿瘤微环境调控"方向,相关预实验数据(如TME中CD8+T细胞耗竭标志物PD-1/FDP1比值)已成为复试必考内容。
初试科目时间分配建议:专业课(9:00-11:30)需预留2小时应对临床案例分析,英语(14:00-15:30)应重点训练文献翻译中的专业表达,政治(16:00-17:30)采用"时政热点+肖秀荣100题"的交叉复习模式。推荐使用的备考资料包括:①《肿瘤学临床思维训练100例》(东南大学内部讲义,含2020-2023年真题改编版);②《Cancer Research》2022年影响因子前20论文精讲(东南大学图书馆特供资源);③《医学英语写作模板200例》(肿瘤学专刊版,含NCCN指南英文版对照注释)。特别提醒考生关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官网发布的"临床研究快速通道"信息,该渠道每年提供10-15个真实临床研究课题作为复试考核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