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学术基础与专业能力,重点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水平、专业综合知识及科研潜力评估。以下是针对2024年考博初试的详细备考指南:
一、考试科目与参考书目
1. 政治理论(8601)
- 参考教材:《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 核心要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政热点(2023-2024年度)
- 建议资料:历年真题解析(可联系学院研招办获取)、肖秀荣《精讲精练》配套题库
2. 英语一(8602)
- 考试形式:阅读理解(40%)、写作(30%)、翻译(30%)
- 参考资料:《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2002-2023)
- 重点突破:学术写作模板(文献综述/研究计划)、专业术语翻译(如机器学习算法)
3. 专业综合(8603)
分方向备考:
(1)智能科学与技术
- 必考:数据结构与算法(严蔚敏《数据结构》)、机器学习(周志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Ian Goodfellow《深度学习》)
- 选考:计算机视觉(Faster R-CNN相关论文)、自然语言处理(BERT等预训练模型)
- 考试形式:选择2门方向进行综合面试
(2)管理科学与工程
- 必考:运筹学(《运筹学》版教材)、管理学(罗宾斯《管理学》)、系统动力学
- 实务结合: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参考《哈佛商业评论》相关专题)
- 考试形式:案例分析题(40%)+ 算法设计题(60%)
二、备考策略与时间规划
1. 基础阶段(3-6月)
- 政治理论:完成马原和毛中特框架搭建(推荐徐涛强化课)
- 专业课:精读教材+整理思维导图(重点标注近三年新增考点)
- 英语:每日精读1篇外刊(《经济学人》科技板块),积累专业领域语料
2. 强化阶段(7-9月)
- 政治模拟:每周完成1套肖秀荣1000题
- 专业课:建立真题数据库(近10年真题分类整理)
- 英语写作:背诵15类学术图表描述模板(柱状图/热力图等)
3. 冲刺阶段(10-12月)
- 政治押题:重点突破二十大报告新增内容
- 专业课:针对命题组研究方向整理专题(如智能计算与供应链优化)
- 全真模拟:11月底完成3套跨专业综合测试(含算法编码)
三、复试准备要点
1. 科研经历展示
- 需准备:3个核心研究项目PPT(突出方法论创新)
- 材料清单:已发表论文(IF>3的期刊)、专利证书、竞赛奖项
2. 面试技巧
- 英文考核:准备5分钟研究陈述(含技术路线图)
- 专业问题:重点关注《智能科学与技术蓝皮书》最新动态
- 应试策略:采用"STAR-L"法则(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Learning)
四、资料获取渠道
1. 官方渠道
- 学院官网(https://www.i贸大.edu.cn/)- "博士招生"专栏
- 教育部博士招生系统(https://yz.chsi.com.cn/)
- 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知网/万方/IEEE Xplore)
2. 非公开资源
- 老生联系:通过学院研究生会获取往届笔记(押题率约35%)
- 导师渠道:邮件咨询潜在导师的研究组需求(附个人研究设想)
- 第三方平台:推荐"博导网"(需验证信息真伪)
五、注意事项
1. 考试动态监测:每年3月15日官网更新考试大纲
2. 专业课交叉点:智能方向与管理方向考生需掌握"数字孪生+供应链优化"交叉知识
3. 录取规则:初试总分40%+复试60%(其中面试40%,科研考核20%)
4. 时间节点:6月15日预报名,9月10日正式报名,10月25日出考纲
特别提示:2024年新增"智能决策与大数据分析"方向,建议报考该方向考生重点准备随机优化算法(如模拟退火)与因果推断的结合应用。可关注学院"智能经济与决策科学研究中心"的近期招标项目(每年9-11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