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考博初试主要包含专业课笔试、英语考试和政治理论三个部分。专业课笔试科目为《会计学综合》,涵盖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税法等核心内容,同时结合国际会计和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考生需重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合并报表编制、成本性态分析、审计证据收集与评价、税收筹划原理等高频考点。
专业课复习建议采用"三阶递进法":第一阶段(1-2个月)系统梳理《中级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汤湘希主编)、《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茂华主编)、《审计学》(中国审计出版社,陈汉文主编)三大教材,建立知识框架;第二阶段(1个月)聚焦近五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如收入确认准则应用、合并抵消分录设计、EVA业绩评价模型等,强化实务案例分析能力;第三阶段(2周)模拟考试训练,重点突破非经常性损益调整、递延所得税处理、审计报告类型选择等易错题型。
英语考试采用机考形式,包含阅读理解(30%)、翻译(20%)、写作(30%)、专业词汇(20%)四个模块。阅读需重点掌握会计专业文献中的复杂句式解析技巧,翻译部分建议积累ACCA、CMA等国际认证考试中的标准译法,写作要求熟练运用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管理工具展开论述。推荐使用《剑桥商务英语高级教程》进行词汇拓展,关注《经济学人》《Financial Times》等外刊的会计专题报道。
政治理论考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近三年真题中"新发展格局下的会计创新""ESG报告披露规范"等时政热点占比达35%。建议结合《肖秀荣精讲精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关注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重点准备数字经济对会计职业的影响、智能财务系统建设等论述题。
复试采取"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文献综述"三段式考核。专业面试常涉及会计准则修订动因(如新收入准则实施难点)、数字经济下审计证据收集方式创新等深度问题,需准备3-5个研究热点方向的英文文献综述(推荐使用JAE、JAR等期刊论文)。英语口语考核包含情景模拟(如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困境)和即兴演讲(如区块链技术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建议使用《会计专业英语》强化专业术语表达。
备考资料推荐:官方指定教材+《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考博真题详解》(2020-2023年)+《会计准则应用案例集》(财政部编)+《会计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别提示2024年新增"智能财务与会计数字化转型"考点,需重点学习《智能财务技术应用指南》(中国会计学会,2023年发布)相关内容。
考生应建立"日-周-月"三级复习计划:每日精读2篇核心期刊论文(重点关注《会计研究》近三年文献),每周完成1套模拟卷并分析错题分布,每月参加1次跨校考博经验分享会。建议组建5-6人学习小组,定期进行案例研讨(如设计跨国并购中的合并报表合并抵消分录)。最后阶段需特别注意会计学术热点追踪,2024年CFO研究院发布的《全球会计技术发展白皮书》中关于AI审计模型的内容可能成为复试必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