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博专业课复习应重点围绕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等核心领域展开,建议参考《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方法》(Oppenheim著)作为信号处理基础教材,配合《通信原理》(樊昌信著)系统学习调制解调、多址技术等知识。信息论部分需精读《信息论基础》(Cover著),特别关注香农定理、信道容量计算等内容,同时结合《编码理论》(Proakis著)掌握纠错编码技术。
在复习策略上,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法":第一阶段(1-2个月)通读教材完成课后习题,建立知识框架;第二阶段(2-3个月)以历年真题为导向,重点突破时频域信号处理、数字调制解调、MIMO系统等高频考点;第三阶段(1个月)进行模拟考试训练,通过《考研真题全解》(张平著)查漏补缺。特别注意2022年新增的"智能通信系统"方向,需补充《5G NR:原理与系统设计》(Bharat Chitnis著)相关内容。
备考过程中应建立"三位一体"学习体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MATLAB仿真(参考《MATLAB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实现信号生成与系统仿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定期研读《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近三年顶刊论文;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建议参与上海交大-华为联合实验室的6G关键技术项目。需重点掌握《线性代数》(谢启鸿著)中矩阵运算与特征值分析在信道估计中的应用,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著)在通信系统误码分析中的计算方法。
在复试准备方面,建议提前联系导师组,针对其近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6G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太赫兹通信系统等)准备研究设想。实验环节需熟练操作Anritsu信号分析仪、Keysight网络分析仪等设备,重点掌握信道测量、系统参数优化等操作流程。英语考核应重点准备专业文献翻译(如《5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政治理论复习建议使用《肖秀荣考研政治冲刺背诵手册》进行时政热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