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化学考博考试以材料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为核心,注重考察考生对前沿领域的理解能力和科研实践水平。考试内容涵盖材料结构表征、合成方法学、性能调控机制三大模块,其中纳米材料设计(占比25%)、能源存储材料(20%)、生物医用材料(15%)为近年高频考点。
无机化学部分重点聚焦过渡金属配合物(如Fe、Co、Ni基)在催化体系中的应用,需掌握配位化学原理与DFT计算的结合应用。有机化学模块要求熟练运用C-H活化策略构建金属有机框架(MOFs),特别是点击化学与金属催化交叉领域。分析化学部分侧重原位表征技术,如operando XRD、原位TEM在材料动态演变中的解析应用。
考生需建立"材料-结构-性能"三维知识网络:以石墨烯/碳纳米管为载体制备复合材料时,需同步考虑比表面积调控(表面官能团修饰)、分散稳定性(表面包覆策略)与界面电子转移(能带结构计算)。实验室近三年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的12篇论文中,涉及钙钛矿发光材料(量子效率>92%)、锂硫电池多孔碳骨架(容量保持率>85%)等关键技术点。
备考策略建议:①精读实验室近五年顶刊论文(重点关注2022-2023年发表文献);②强化实验设计能力,掌握溶剂热合成(反应体系优化)、气相沉积(参数控制)等核心工艺;③模拟面试环节需准备3个创新性研究设想(如: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孔材料高通量筛选、仿生矿化调控骨植入材料表面润湿性)。建议联系导师团队参与课题组在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突破33.2%)或金属有机框架药物递送系统(载药率>95%)的预研项目,此类经历可显著提升录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