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博初试资料的核心内容需围绕学科基础理论、临床应用及研究前沿展开。考试重点聚焦于方剂配伍规律、经典名方解析、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三大模块,其中《方剂学》教材(第9版)与《中医方剂学现代研究》为指定参考书目,需系统掌握方剂组成与功效的对应关系,如"六经辨证与方剂对应表"中,太阳病方剂共32首,涉及麻黄汤、桂枝汤等核心方剂,需重点记忆其剂量配伍与加减化裁规律。
在题型设计上,近年考题呈现"基础+拓展"双轨模式,客观题占比60%(单选、多选、判断),主观题40%(简答、论述、病例分析)。例如2022年真题中,第15题(多选)考查"含附子方剂配伍特点",正确答案包括"温阳散寒必配伍甘草"及"先煎后下以降低毒性"两个要点。论述题常结合临床案例,如"试述补中益气汤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应用及现代药理机制",需从君臣佐使配伍、现代研究(如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多角度作答。
备考策略建议采用"三维复习法":第一维度构建知识网络,绘制"方剂分类与核心功效思维导图",将219首常用方剂按解表、清热、泻下等八类归纳;第二维度强化真题训练,近五年真题中"方剂配伍禁忌"相关考点重复出现率达75%,需重点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38组禁忌配伍;第三维度关注研究热点,近三年报考者中,"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相关论文引用量增长210%,建议精读《中国中药杂志》近三年相关综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新增考核维度"方剂智能化配伍分析",要求考生运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解析四物汤的成分协同效应,此部分需补充学习《中药分析技术》相关章节。模拟考试建议控制在3小时内完成,其中病例分析题需严格遵循"四步答题法":辨证分型(如肝胆湿热证)→方剂选择(龙胆泻肝汤)→配伍分析(含栀子、黄芩的苦寒泻火配伍)→现代优化(调整大黄用量减轻肠道刺激)。
备考资料包应包含:①高频考点便携手册(含方剂功效速记口诀)②近十年真题精解(含答题模板)③研究前沿文献摘要(重点标注2020年后发表的SCI论文)。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甘肃中医药大学特色研究方向,该校在"敦煌方剂整理"领域成果显著,近三年报考者中,掌握《敦煌医学方书残卷》相关方剂者录取率高出均值18.7个百分点。建议系统学习《甘肃中医药》期刊中相关研究,尤其是张某团队对"五木散"的传承创新研究(2021年发表)被纳入考纲新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