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博初试聚焦学科交叉与实务创新,要求考生在掌握基础理论框架的同时,具备运用比较法视角分析中国法治实践问题的能力。宪法学部分重点考察《宪法》第104条至第128条的结构逻辑与实施困境,需结合《立法法》修订动态解读人大监督权的制度演进,尤其关注2023年地方人大对《行政处罚法》专项立法的监督案例。行政法方向则要求系统梳理行政程序法与行政实体法的衔接机制,重点分析《行政许可法》第48条"告知—申请—决定"三阶段中告知义务的司法审查标准,需对比《德国行政程序法》第39条"充分告知"原则的适用差异。
论文写作需体现"问题导向+理论创新"的双重要求。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协同中的行政协议适用困境"为选题,既契合区域法治建设热点,又能运用王名扬行政法理论解释跨境行政协议的准据法冲突,结合深圳前海法院2022年跨境环保合作协议纠纷案,提出"协议类型化+冲突解决机制"的改良方案。备考期间应建立"案例—法条—理论"三维笔记体系,例如将《行政诉讼法》第72条执行难问题与周佑勇教授"软法约束"理论关联,同时收集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行政执行典型案例至少20个。
考博面试注重学术潜力的评估,需准备3个以上前沿问题:如数字政府背景下行政确认权的重构路径,可参考杨海坤"电子证据效力认定标准"研究;再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与行政公开原则的平衡机制,需比较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23条"公共利益例外"条款。建议建立"核心文献—关联论文—实践素材"的检索树状图,重点精读《中国法学》2023年第4期宪法学界论,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最后阶段的模拟答辩应聚焦"宪法解释的方法论创新"等争议性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学术表达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