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三个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学科基础理论、科研能力及专业实践水平,考试科目均包含公共课与专业课。公共课为政治和英语,专业课考试代码分别为807轻工原理(轻工技术与工程)、808食品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809轻化工程原理(轻化工程)。近三年真题显示,807专业课重点考察传质与分离工程(占比25%)、热力学与化工热力学(20%)、化工设备与仪表(15%),推荐参考《化工原理》(戴光伟主编)、《轻工原理》(第二版,王喜忠主编)等教材,近五年真题中化工单元操作(精馏、萃取、膜分离)出现频次达60%。808专业课食品化学(30%)、食品微生物学(25%)、食品工程原理(20%)为高频考点,需重点掌握食品胶体性质、酶动力学、发酵动力学等理论,参考书目包括《食品科学导论》(罗永英著)、《食品微生物学》(第三版,周德庆著)。809专业课侧重生物工程(35%)、环保技术(25%)、轻工材料(20%),近年新增生物质能源转化方向考点,建议结合《轻化工程原理》(第二版,洪洋著)与学院最新科研项目研读。备考建议:①建立"教材-真题-科研前沿"三级知识体系,807重点突破化工传质过程计算(年均20分)、808强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章节(近三年占比38%);②关注学院官网发布的《学科前沿动态》(2022-2023年更新12期),轻工技术与工程方向需掌握新型分离膜技术,轻化工程重点研究生物基材料合成路径;③跨学科融合趋势明显,例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与人工智能交叉的智能检测技术已成为近三年6篇录取论文的研究方向。特别提醒:2024年将实施"双盲"阅卷机制,专业课答题需严格遵循"理论推导+工程应用+创新思路"的三段式结构,例如在807传质单元操作题中,需先列数学模型(如Kremser方程),再结合广西特色农产品加工案例(如甘蔗汁浓缩)进行计算,最后提出工艺优化方案(如采用旋涡式膜组件)。建议考生于2023年12月前完成三轮复习:第一轮(3-5月)精读教材并完成课后习题(807年均计算题占45%),第二轮(6-8月)专攻真题(近五年重复考点达32%),第三轮(9-11月)模拟训练(重点提升工程问题分析能力)。需注意轻工技术与工程方向近年新增"绿色化工评价体系"考核模块,建议研读《中国轻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3)》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