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及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考博初试主要围绕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前沿技术及科研实践能力展开。计算机技术专业初试科目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8601)、计算机组成原理(8602)、操作系统(8603),要求考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核心知识,重点考察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尤其是动态规划、图论算法等高频考点,推荐参考《算法导论》《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等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增设计算机网络(8604)和数据库系统(8605)两门考试,需特别注意TCP/IP协议栈、分布式数据库优化等新兴方向,建议结合《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数据库系统概念》进行专项突破。
人工智能方向初试采用统考模式,公共科目为101英语(一)和301数学(一),专业课(8606)涵盖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三大模块,近三年真题中卷积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案例成为重点,需熟练掌握PyTorch框架实现基础模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初试科目包含信号与系统(8607)、通信原理(8608)及数字信号处理(8609),重点考察傅里叶变换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推荐使用《现代通信原理》配合5G技术白皮书进行知识更新。所有专业均要求提交科研计划书,建议提前关注学院官网公布的导师研究方向,结合《IEEE Transactions on...》等顶刊论文提炼研究思路。
备考策略上,建议考生建立"3+1"复习体系:每周完成3套真题模拟(2018-2022年),重点分析近两年新增考点占比达35%;1次专题突破(每周二、四晚19:00-21:00),针对算法复杂度分析、通信系统建模等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特别提醒2024年新增英语学术写作考核,需每日精读2篇ACM/IEEE论文并仿写研究背景部分。面试环节注重项目经历深度挖掘,建议准备3个完整项目故事线,包含技术难点突破、成果量化指标等要素,同时关注学院官网最新发布的《考博细则》中关于科研成果加分项的具体要求。最后阶段(考前2个月)应重点打磨科研计划书,建议采用"问题树-技术路线-创新点"三段式结构,确保与报考导师课题组方向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