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博考试以学科交叉融合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考核导向,重点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理论框架、卫生统计学方法应用及公共卫生决策支持的综合素养。建议考生优先研读以下核心教材:方积乾《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掌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基础理论,重点突破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核心章节的计算逻辑;雷海波《流行病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需重点理解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研究设计、疾病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等模块,特别关注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的抽样方法与数据分析差异;Wackerly《医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第七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关于贝叶斯统计、生存分析、多重比较校正等进阶内容需结合R语言或SPSS软件进行实操演练。
考试题型呈现"3+X"结构:选择题(30分)侧重统计学公式推导(如Cochran χ²检验临界值计算)与流行病学概念辨析(如归因风险度与人群归因比区别);简答题(40分)要求结合COVID-19疫情等真实案例阐述防控策略的统计学依据;论述题(60分)重点考察多因素回归模型构建(需熟练处理交互项与非线性效应),空间流行病学分析(需掌握Geospatia统计包应用)及临床试验终点事件定义(需符合ICH-GCP标准)。近三年真题显示,23.6%的论述题涉及机器学习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建议补充学习《Journal of Biostatistics》2022年刊发的LASSO回归与随机森林算法在疾病预测中的实践。
备考策略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法":基础阶段(1-2个月)完成教材通读与公式手册背诵,每日保持2小时R语言实战训练(推荐使用Kaggle流行病学数据集);强化阶段(2-3个月)开展模块化专题突破,重点攻克多水平模型(HLM)与中介效应分析(Process插件),每周完成3套模拟试卷并分析错题分布;冲刺阶段(1个月)聚焦广西区域疾病研究特色,研究《广西公共卫生年鉴》中慢性病负担数据,运用STATA完成复合终点分析,同时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如"如何设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结核病防控干预评估体系")。
需特别注意2024年新增考核维度:①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因果推断(重点掌握双重差分法DID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异同)②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评价(需熟练使用Grading of Evidence Framework)③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成本效果分析与传统成本效用分析在医保决策中的适用场景)。建议考生关注《中国卫生统计》2023年第6期关于AI技术在死因编码中的应用专刊,同时参加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中心(CSTE)的线上工作坊,获取最新考试大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