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考博参考书写作需紧扣学科前沿与院校特色,考生应立足微观宏观理论框架,结合区域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核心参考书目应包含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经济学原理》、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等经典教材,辅以近三年CSSCI期刊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数字货币监管、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等主题的实证论文。
在理论部分,重点阐释新制度经济学在产权界定与交易成本分析中的创新应用,结合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以深圳前海自贸区跨境服务贸易为例,论证制度创新对要素流动的促进作用。实证方法章节需系统梳理面板数据模型、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的运用,以粤东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为案例,对比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的解释力差异。
区域经济专题应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机制,参考书需包含2019-2023年间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的12篇相关论文,重点解析"双区驱动"战略下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度方法。金融学模块需涵盖行为金融学在资本市场异象解释中的应用,结合2022年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背景,探讨衍生品市场对冲工具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应。
政策分析部分应建立"理论-政策-效果"三维分析框架,以广东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为例,运用政策文本挖掘技术量化分析政府规制强度与市场准入放宽的关联性。考博论文写作需特别注意广州财经大学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领域的研究积累,建议选择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本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关注2024年最新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纲要》中的政策导向。
备考策略上,考生应建立"三阶式"复习体系:第一阶段通读《高级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版)掌握方法工具,第二阶段精读近五年《经济研究》相关论文培养学术思维,第三阶段结合《广州经济学会年度报告》进行本土化研究训练。建议每周完成2篇文献综述写作,重点训练理论模型与实证结果的有机衔接,模拟答辩环节需针对"如何平衡开放创新与金融安全"等高频考点进行专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