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大学,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工科学科领域的特色与优势。2023年博士招生涵盖12个学院,设置工学博士点23个、管理学博士点2个,总招生计划约380人,其中学术型学位占比75%,专业型学位占比25%,重点强化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布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新增“先进金属材料与制造”交叉学科博士点,重点招收高温合金、超导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方向人才,要求申请者具备材料加工或性能表征相关科研经历。机械工程学院延续传统优势,将“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方向与天津机器人产业基地深度对接,要求申请者提交过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或数字孪生技术相关研究成果。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新增“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专业,强调算法优化与芯片协同设计能力,计划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吸纳华为、中电科等企业技术骨干。
化学化工学院在精细化工方向实施“导师组预答辩”制度,要求申请者完成至少6个月实验室基础研究工作,并提交小试工艺开发方案。土木与交通学院针对雄安新区建设需求,设立“绿色低碳交通工程”专项计划,优先录取参与过BIM技术应用或智慧交通系统研发的申请者。经济管理学院新增“服务机器人产业经济”交叉学科,要求申请者具备产业经济学或机器人工程背景,并掌握Python数据分析技能。
报考流程方面,2023年全面推行“申请-考核”制,实行“提交材料-综合考核(含笔试、面试、实践操作)-公示录取”三阶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术型学位实行“导师组自主评审”,考生需提前与意向导师签订培养协议;专业型学位则与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共建产业导师库,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15日,面试考核安排在次年2月下旬,建议考生提前准备英语六级(CET-6)或雅思(6.5)成绩单,以及近三年内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招生咨询渠道包括:博士招生办公室电话(022-60204200),官网“招生就业”栏目实时更新导师研究方向及实验室开放情况,建议申请者重点关注“学科特区”政策,该校对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申请者实施“破格录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