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考博考试自设立以来,始终注重对考生在运筹学核心理论与控制论系统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从历年真题分析可见,考试内容呈现明显的结构化特征,其命题范围涵盖运筹学四大经典分支(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与网络优化、排队论与随机过程)以及控制论中的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和最优控制三大核心模块,形成约60%运筹学基础与40%控制论应用的比重分配。
在题型设计上,初试阶段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包含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与主观题(计算题、证明题、综合应用题)两类。近五年数据显示,客观题占比稳定在30%-35%,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定理证明和简单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例如2021年出现的"目标函数系数矩阵B的列向量线性无关是线性规划存在唯一解的充分条件"填空题,直接关联线性规划基本定理的几何解释。主观题则侧重考察复杂模型的构建能力,典型如2022年动态规划与随机过程的交叉题型,要求考生针对具有随机扰动系数的多阶段决策问题,设计兼具最优性和鲁棒性的混合控制策略。
重点知识模块的命题规律呈现明显递进性。运筹学部分,线性规划连续五年均出现至少一道与对偶理论相关的证明题,其中2023年考题创新性地将线性规划对偶问题与控制论中的Pontryagin极值原理进行跨学科联结。动态规划方面,具有状态转移方程显式递推关系的多阶段决策问题占比达75%,特别关注具有随机参数的贝尔曼方程求解。图论与网络优化近三年出现显著增长,2022年最小生成树与最短路径算法的对比分析题,要求考生结合实际案例(如物流配送网络优化)进行算法复杂度与计算效率的量化评估。
控制论部分命题呈现理论应用并重的特点,系统稳定性分析连续四年作为必考内容,其中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的应用题占比达60%。最优控制领域,2023年考题首次引入具有约束条件的随机微分方程模型,要求考生运用随机变分法求解带有控制约束的HJB方程。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3年新增的"智能系统优化"专题,将运筹学中的强化学习算法与控制论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综合题,此类题型难度系数达0.42,成为区分度最高的考点。
针对备考策略,建议考生建立"三维度知识图谱":纵向梳理运筹学各模块定理证明的逻辑链条(如从单纯形法的几何解释到对偶单纯形法的算法改进),横向拓展控制论中相似数学工具的应用场景(如动态规划与贝尔曼方程在最优控制中的对应关系),立体化构建交叉知识点联结(如图论中的网络流模型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建模)。在模拟训练中,应着重突破三类高频难题:①含混合整数约束的线性规划建模(近三年出现率85%);②非平稳随机过程下的动态规划求解(2022-2023年连续出现);③具有非线性约束的HJB方程数值解法(2023年新增考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考纲调整后新增"多智能体协同优化"模块,要求考生掌握分布式优化算法中的共识机制与通信延迟补偿策略。建议考生在传统复习框架基础上,补充研究《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近三年相关论文,重点关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同时,应建立"错题溯源-知识补缺-变式训练"的三阶提升机制,对历年真题中重复出现的薄弱环节(如2020-2023年动态规划中的随机性处理问题)进行专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