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病学学科作为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神经病学诊疗与科研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承“医教研并重”的发展理念,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重症医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该学科依托医院综合实力雄厚的临床平台,近年来在脑血管病精准诊疗、神经免疫性疾病机制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干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连续五年在《中国神经科疾病谱》中排名省内前三,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2项。
学科建设方面,医院构建了“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拥有神经病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安徽省神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现有博导团队32人,其中院士1人、国杰计划专家3人、长江学者6人,近三年在《Nature Neuroscience》《Lancet Neurology》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17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特别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脑卒中后康复机器人应用等领域形成国际影响力。
考博选拔注重“学术潜力与临床实践”的复合型评价,初试包含神经病学专业笔试(占比60%)、英语能力测试(占比20%)及科研潜力评估(占比20%)。笔试范围涵盖《神经病学》(第8版)核心内容,重点考察血管性痴呆与路易体痴呆的鉴别诊断、脊髓电刺激治疗适应证、神经免疫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等前沿知识点。复试采用“双盲制”结构化面试,包含临床病例分析(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诊疗决策)、科研方案设计(如基于单细胞测序的神经炎症机制解析)、英语学术演讲(8分钟PPT展示)三个环节。
考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核心内容:一是系统梳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图谱,尤其是2023年《柳叶刀·神经学》发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层诊疗指南;二是精研医院近三年在《Annals of Neurology》发表的原创研究,掌握tau蛋白PET成像、小胶质细胞亚群分型等关键技术;三是完成3篇高质量文献综述,重点分析2022-2024年Nature子刊关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AI辅助脑电图判读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特别提示:2024年招生新增“神经-免疫轴调控”交叉研究方向,要求考生具备免疫学或生物信息学背景,需提交已发表的免疫相关论文或参与过单细胞测序项目。建议提前联系导师团队中的国杰计划专家,围绕“神经炎症微环境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环路”等热点开展预研,同时关注医院与牛津大学联合实验室的开放课题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