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及图书情报现代教育技术方向考博初试备考需重点关注三个核心模块:专业基础理论、学科前沿动态与交叉学科融合能力。考生应系统梳理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脉络,重点掌握《图书馆学概论》(王余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情报学导论》(陈波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修订版)等核心教材,同时结合《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权威期刊近三年文献建立知识框架。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需重点突破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领域,推荐研读《教育技术学导论》(李艺、钟启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五版)、《智慧图书馆研究》(刘永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跨学科备考需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建议选修《教育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等辅助课程。
初试科目包含312专业课笔试(含图书馆学情报学+现代教育技术两模块)、英语水平测试(含阅读理解与专业文献翻译)、综合面试。专业课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涵盖简答(30%)、论述(40%)、案例分析(30%),近五年真题显示对数字人文、知识图谱、智慧图书馆等热点问题考查频率达65%。英语测试重点考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建议精读《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20-2023年相关论文,掌握学术写作规范。
备考策略建议分三阶段实施:基础阶段(3-6月)完成教材精读+笔记整理,建立包含200个核心概念点的知识图谱;强化阶段(7-9月)进行历年真题模拟(2008-2022年真题),重点突破教育技术学中的ADDIE模型、TBLT教学法与图书馆学服务设计的融合应用;冲刺阶段(10-12月)开展跨校联合模考(推荐中国民航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团队),针对"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标准""教育元宇宙中的知识服务"等前沿命题进行专题研讨。
特别提示考生关注2023年新增的"图书情报现代教育技术"交叉考核模块,需掌握SCORM标准、Moodle平台架构、学习分析技术(Learning Analytics)在图书馆培训体系中的应用。建议组建5-7人备考小组,建立包含1200道专业题库的共享云盘,定期开展文献综述汇报(每月2次,每次3小时)。考后需及时收集导师组反馈意见,重点完善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数字资源建设方案等实践类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