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考博参考书书写作需紧扣学科前沿与科研需求,建议以以下体系构建知识框架: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环境化学原理》(第四版,李广玉著)为基础,重点掌握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第三章、第五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高吉红著)需精读颗粒物与VOCs治理技术章节(第七章、第九章);《环境生物学》(第三版,王宏著)中微生物生态修复部分(第四章)需结合近年生物炭改性研究进展补充。推荐延伸阅读《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2022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关注碳中和背景下的环境治理新范式。
资源与环境工程专业:核心教材《资源环境学》(第三版,何绪生著)需系统梳理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第四章)与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第八章)。《水处理工程》(第四版,高廷耀著)重点强化膜分离技术(第五章)与智慧水务系统(第十二章)内容。新增《城市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2021年科学出版社),重点掌握热解气化工艺优化(第三章)与飞灰资源化路径(第七章)。建议关注《Nature Sustainability》2023年刊发的城市代谢研究专刊。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张热军著)为基础,深入理解变工况热力计算(第四章)与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第八章)。《传热学》(第七版,杨世铭著)需强化非稳态传热(第五章)与微尺度传热(第十二章)内容。补充《新能源技术导论》(202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重点学习光伏-氢能耦合系统(第六章)与地热能梯级利用(第九章)。推荐研读《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23年刊载的氢能储运技术综述。
工程热物理专业:重点研读《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汪建飞著)中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四章)与能源系统优化(第九章)。《热流体科学》(第三版,陶文铨著)需突破传热强化(第六章)与数值传热(第十一章)难点。补充《能源系统分析与规划》(202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掌握系统鲁棒性评估(第五章)与碳捕集集成技术(第八章)。建议精读《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23年刊载的多能互补系统优化研究。
跨学科整合方面,推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022年 Springer),重点学习能源-环境-经济协同模型(第三章)。文献研读需覆盖近三年《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Energy》《Energy Policy》等TOP期刊的学科交叉论文,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2023, 121(3): 598-612)与能源系统优化(2023, 298: 127-145)中的应用。实验设计部分建议参考《科研方法与实验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版),强化创新性课题立项与多尺度实验验证能力培养。
备考策略上,建议采用"三阶递进"模式:第一阶段(1-3月)完成核心教材精读与知识图谱构建;第二阶段(4-6月)开展前沿领域专题研究(如碳中和背景下的碳捕集技术);第三阶段(7-9月)进行模拟开题与实验方案设计。需特别注意东南大学"智慧能源与碳中和"重点实验室近三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技术路线与成果产出,相关文献可通过东南大学图书馆"科研快报"系统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