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数学考博考试注重对考生数学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及专业素养的全面考察,其考试体系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核心,同时结合现代数学前沿方向。考生需系统掌握《数学分析》(李正元、陈纪修)、《高等代数》(丘维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等经典教材,并深入理解实变函数、泛函分析、代数拓扑等进阶内容。
在复习策略上,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法”:第一阶段(3-6个月)完成教材通读与知识点图谱构建,重点突破数学分析中的一致收敛、Lebesgue积分,高等代数中的模论、有限维空间结构,以及概率论中的马尔可夫链、大数定律证明;第二阶段(2-3个月)进行专题强化,针对张量分析、随机过程等高频考点进行定理证明与典型例题训练,同步精读《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王雪峰)等拓展教材;第三阶段(1个月)实施真题模拟与错题归因,重点攻克近十年大连理工真题中实分析不动点定理应用、代数几何基础概念辨析等特色题型。
考博面试环节需特别关注以下能力:一是运用代数几何工具解决微分方程问题的创新思维(如参考文献中提出的Kähler流形与Fuchs型方程关联性);二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改进传统统计推断方法的科研潜力(建议研读《统计机器学习》周志华);三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交换几何在量子信息编码中的应用”等前沿课题的实践经历。考生应提前准备中英文文献综述报告,并针对张益唐《非线性椭圆方程的解》等近期学术成果撰写批判性读书笔记。
建议考生在9月前完成数学分析(第三版)中习题全解,同步建立包含300+典型证明题的错题数据库,针对高等代数中二次型的几何意义、概率论中正交增量过程等易错点进行专项突破。考博报名期间需特别注意大连理工数学学院官网发布的《2024年考博细则》,其中明确要求报考代数方向者需额外提交代数拓扑简史论文(8000字以内),建议提前储备Hatcher《代数拓扑》中纤维丛与同伦群相关章节的研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