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生物学学科依托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交叉平台,重点聚焦生物医用材料、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酶催化与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近三年学科评估稳居全国前10%,2023年新增"生物电子学"方向招生,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与分子生物学交叉研究经验。
考试科目包含两门核心:301化学(涵盖无机、有机、物化三部分)与820生物化学(侧重代谢调控与分子设计)。近五年真题显示,化学生物学交叉题型占比从15%提升至32%,特别关注CRISPR-Cas系统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协同应用案例。建议考生重点突破《生物无机化学》(王兆桢主编)第7章与《分子模拟与计算化学》(李永舫著)第4章。
导师团队中,张教授(仿生纳米药物方向)近三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其课题组要求申请者具备单细胞测序或原位表征技术经验;李研究员(酶工程方向)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连续发表4篇固定化酶研究论文,偏好具有蛋白质工程背景的跨学科申请者。建议提前6个月联系导师,邮件需附代表性论文与实验设计方案。
备考策略需分三阶段实施:基础强化期(3-6月)主攻《物理化学》傅献彩版(重点第3、5、8章)与《生物化学》王镜岩版(代谢途径与信号转导);专项突破期(7-9月)完成近十年大连理工真题训练,建立交叉学科知识图谱;模拟冲刺期(10-12月)参加"化学生物学交叉创新论坛"等学术活动,积累面试案例库。特别注意2024年新增的"AI辅助药物设计"考核模块,需掌握AutoDock Vina等分子对接软件基础操作。